2、通行本的卦序来自《序卦传》,乾、坤、屯、蒙、需、讼…是春秋时期仁义道德礼教兴起时的产物,偏重于哲理。这未必符合西周时期生成的《易经》的原意。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《周易》就着不同的顺序:键(乾)、妇(否)、掾(遯)、礼(履)、讼、同人…这是一个以不同的宫排在一起的比较接近原本思想的序列。
3、其实根据二进制数原理,六十四卦的阴阳爻组合本身就明确指定了自身固有的序列,而这一序列才是真正表示出易经排序的含义。下面仅以阴爻为0,阳爻为1,由下而上,由右而左,即构成二进制数序,通常称为伏羲卦数。